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0731-88876089

  • 联系人

    李栋、杜瑜敏

  • 邮箱

    csuzyxh@sohu.com

  • 邮编

    410083

  • 学院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资源循环研究院

郭学益院长在第六届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绿色发展大会提出昆明倡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1日 作者: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今天我们相聚昆明,共同举行第六届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绿色发展大会,在此,提出昆明倡议。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对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强调要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和有效回收、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推动设备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更新升级,更好满足存量消费品更新换代需求,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两新”行动催生万亿级规模市场,所以资源循环大有可为!

资源循环未来发展方向,包括资源循环+大数据、+再制造、+新能源、+新材料。

资源循环+大数据,实现对社会经济系统中可循环利用的资源进行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提高资源循环利用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国家对二次资源宏观调控能力。

资源循环+再制造,通过对产品零部件开展寿命评估、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实现零部件性能恢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利用价值,与生产新产品相比成本降低50%,节能60%、节材7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

资源循环+新能源,预计我国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其回收利用每年可满足我国新能源汽车20%锂、11%镍和25%钴资源需求,有效提高原材料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原生资源开采,实现二次资源与新能源循环再造。

资源循环+新材料,以废旧有色金属、废电路板、冶金废渣、稀贵稀有稀散金属废料为原料,研发短流程制备高熵合金、粉体材料、高纯材料等关键技术,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与产品附加值。

目前,全国逾5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资源循环,进行人才培养,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

全国超过1000家企业开展资源循环创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其中包括:资源循环龙头企业—格林美,全产业链锂电循环企业—邦普循环,稀散金属资源循环企业—江苏宁达,回收装备制造企业—江冶机电等。

共聚集形成近200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单位,其中包括:无矿开采中国银都—永兴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湖南汨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2018年,中南大学牵头,联合200余家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成立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近年来服务企业300余次,培训企业技术人员400余人次,举办技术对接会40余场,有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2015年至今,以提高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循环技术创新水平为目标,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绿色发展大会已举办至第六届。累计600余家单位、30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探讨实践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发展。

为推进有色金属产业绿色转型,促进资源循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12月在湖南株洲召开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绿色发展大会,同期发布湘江宣言,2023年3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第五届大会并发起南宁行动,2024年7月第六届大会,为落实国家有关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最新要求,发起昆明倡议。

响应国家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循环利用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循环利用体系,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总体居于世界前列;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以“四个面向”为科技创新方向,面向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安全保障、绿色低碳发展等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解决实际问题,支撑行业可持续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构建中国特色的资源循环学科体系;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促进资源循环向绿色低碳发展。

昆明倡议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以废弃物精细管理、有效回收、高效利用为路径;以教育、科技、人才为支撑,加快构建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低碳根基,助力全面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包括加强人才培养、强化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应用、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

推进措施包括,积极发挥联盟作用,以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纽带,加强产学研用紧密联系;通过在企业建立专家工作站、产学研联合创新团队、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构建融合发展机制,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的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优势、科研院所的基础知识创新优势以及企业的产业化引导优势;共同承担重大项目,共建创新平台,提高成果转化水平。

打造交流合作平台,定期举行行业交流会议,每年度召开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绿色发展科技大会,打造成行业交流平台;通过会议交流,展示创新研究、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等最新成果,表彰优秀团队、优秀企业。

支撑企业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打造资源循环标杆企业及特色园区;支撑企业走出去,开展“一带一路”国家资源循环国际合作,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资源循环,大有可为!

立足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让我们共谋绿色发展新思路,共拓绿色发展新路径,共创绿色发展新辉煌!

为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有色金属制造强国、为世界有色金属及资源循环产业创新发展做出伟大贡献!

                                     



                                                  (一审:王松松,二审:杜瑜敏,三审:李 栋)


文章标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