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湖南省教育厅、中南大学承办的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低碳冶金与新能源材料分会场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全球46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2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中伟教授、冶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成琼文教授、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坤先生、中铝集团万红岩副总经理先生、玻利维亚国家科学院院长Lorgia Lizeth(洛吉娅利泽)教授、印尼万隆理工学院Zulfiadi Zulhan(祖尔菲亚迪·祖尔汗)教授、日本东京大学藤田丰久教授、加拿大皇后大学Choi(秋衣)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中南大学副校长、研究院院长郭学益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田庆华教授主持开幕式。

郭学益教授、Zulfiadi Zulhan(祖尔菲亚迪·祖尔汗)教授、张坤副总经理分别为大会致辞。郭学益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旨在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创立开放共享合作模式,希望以此次会议召开为契机,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在培养冶金专业化人才、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实现全球冶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球冶金行业等方面发挥更大推动力。



随后,中南大学分别与玻利维亚国家科学院、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交换(签署)合作协议,标志合作正式开展,结合双方优势,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探讨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校企协同,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玻利维亚国家科学院院长洛吉娅·利泽教授(左)、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杨建广教授(右)。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坤先生(左)、研究院副院长于大伟教授(右)
开幕式后,赵中伟教授、Zulfiadi Zulhan(祖尔菲亚迪·祖尔汗)教授、郭学益教授、张坤副总经理、藤田丰久教授、尉海军教授、马天翼教授等应邀作大会报告。
郭学益教授以“能源金属清洁提取红土镍矿硫化冶炼创新方法及应用”为题,论述了能源金属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红土镍矿常规提取工艺及问题,提出红土镍矿富氧侧吹硫化熔炼创新方法,详细介绍了研究团队在红土镍矿硫化熔炼过程物相转变机理、硫化剂和还原剂协同作用对硫化熔炼效果影响规律、渣型优化调控等系统研究工作,并与企业联合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工业化试验线,成功产出镍锍。报告指出该方法具有操作温度低、尾渣性质稳定,CO2排放相对低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本届大会设有低碳智能冶金、清洁冶金与环境保护、能源金属冶金与新材料、冶金前沿交叉青年论坛四场学术论坛,34位海内外专家先后作分会场报告,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学科发展、加强学术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11月4日下午,2024冶金绿色发展国际创新联盟工作会议成功举办,来自全球26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联盟成员单位就审议联盟章程、人才与技术需求对接展开深度交流。联盟理事长郭学益教授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成琼文、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驱动办主任杜柯致辞,联盟秘书长陈爱良教授主持会议。研究院童汇教授、宋剑飞教授、吴扬雄教授、王松松老师参加会议。
(一审:陈紫芸; 二审:杜瑜敏; 三审:李 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