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13日,第二届全国高纯金属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交流会在山东烟台隆重召开。来自山东恒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和行业知名企业代表近200人参加会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田庆华教授作为大会共同主席,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研究院副院长许志鹏教授作大会特邀主旨报告。博士研究生黄柱、何志强一同参会交流并进行分会场报告。

田庆华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高纯金属材料是高端制造业的基石,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高纯金属材料的制备技术、工艺创新与应用拓展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田庆华教授指出,我国在高纯金属制备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南大学联合国内科研院所和行业知名企业,长期以来从事高纯金属材料制备技术和装备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部分科研成果成功实现产业转化。中南大学作为主办单位,希望借助此次大会共同促进政府、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产业界协同合作,助推实验室的技术走向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政策支撑和人才支撑,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许志鹏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区域熔炼提纯金属碲的研究”,详细介绍了区域熔炼提纯碲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工艺研究,通过模拟区域熔炼过程温度场分布及与熔区宽度的相关性,精准实现区熔提纯碲过程熔区宽度的控制,提高了杂质脱除率。同时计算了氢气气氛下碲中主要杂质的有效分配系数,结果证明氢气气氛可有效降低杂质的分配系数,从而解释了氢气气氛深度脱除碲中杂质的机理,为区域熔炼提纯金属理论研究提供了创新思路。

研究院博士生黄柱作了题为“基于杂质合金化和区域熔炼提纯锗的工艺探索”的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高纯金属制备领域的关键问题和研究院近年来在该领域的创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采用杂质合金化协同区域熔炼提纯工艺实现锗中相似难除杂质的定向捕集和高效脱除,同时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并同参会人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研究院博士生何志强也在第二分会场作了题为“区域熔炼提纯碲过程数值模拟与工艺研究”的专题报告,介绍了研究院在区域熔炼提纯碲过程中杂质深度脱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针对研究院在研的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同参会人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南大学联合山东恒邦、上海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承办,参会代表涵盖我国从事高纯金属材料研发、生产、装备、贸易全链条的科研单位和骨干企业。本次会议以“创新驱动·技术赋能·协同发展”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高纯金属材料领域注入新动能。
(一审:黄 柱; 二审:秦雯琦; 三审:许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