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被认为是商用车领域加速脱碳进程、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清洁柴油车(机)行动,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多地正加紧谋划布局氢能全产业链,积极推广应用氢能源客车。
近两年来,氢能产业特别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迎来诸多利好政策。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积极响应、迅速行动。
前不久,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将有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突破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示范运营,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商业化发展。
作为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源客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已提前布局并持续发力。在整车制造领域,一批主流客车企业相继推出氢能源客车产品并投入运营。在动力制造领域,一些核心关键技术也取得了突破。一企业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列产品功率覆盖30千瓦至120千瓦,其中,新一代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质量功率密度突破每千克700瓦,可实现零下35摄氏度低温启动、零下40摄氏度低温储存,环境适应性更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氢能源客车示范应用。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接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的氢能源客车达3390辆。
当前业界普遍关注的是,氢能源客车实际运营表现如何?专家以及多位公交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来看,通过多年来的技术性能优化和实际运营经验提升,氢燃料电池客车性能稳定、适应性强,已经可较好满足城市公交、团体班车等运营需求,而且氢能源公交车每次加注氢气仅需15分钟,不开空调情况下满载续航里程达300公里,开空调运行也可超210公里,与纯电动客车相比,冬季续航里程基本不受影响,可以很好满足企业运营需求。
积极发展氢能产业,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客车,不仅可以实现废物利用,而且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氢能源客车加氢快、续航里程长,与纯电动客车可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一位技术专家举例介绍,如市区内短距离的公交线路适合应用纯电动公交车,长距离的城区、城乡、城际线路可考虑应用氢燃料电池客车。
氢能源客车示范应用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成本高、配套设施短缺以及产业链不够完备等问题。从运营企业角度来看,购置、运营乃至车辆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优化,是氢能源客车推广应用的关键。
“成本和配套设施是运营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目前,氢能源客车采购价格接近纯电动车的2倍,每百公里运行成本约是纯电动公交车的6倍,并且线路运营受加氢站建设布局的限制。”一位专家介绍。
如何降低氢能源客车成本,加速推广应用?专家认为,规模化生产是最直接的方法,“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落地,氢能市场将逐渐凸显出规模化发展后的成本优势。预计到2025年,燃料电池电堆的成本有望下降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