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第二大铜出口国秘鲁宣布,为降低财政赤字,将提高该国矿业开发税率,用于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无独有偶,近一年来,除秘鲁外,智利、纳米比亚、刚果金、印尼等主要能源金属出口国均陆续收紧了矿产出口。业界普遍预计,随着全球主要资源矿产国收紧出口,因全球能源转型而消费量激增的铜、镍、锂等重要金属均可能面临供应紧张的局面。
除提高矿业税率外,部分资源型国家政府也加大了对跨国矿企的监管力度。赞比亚是非洲第二大铜生产国,2020年,该国宣布将对本土铜资源进行全面审查,严防跨国矿企故意压低矿产估值而避税。
不仅如此,近一年里,全球多个资源出口国都收紧了矿产出口政策,甚至对矿石出口下达了禁令。今年5月,作为金属钴的主要生产国,刚果金出台了禁止出口铜精矿以及钴精矿的规定,尽管随后表示将对部分企业实施豁免,但这一举措让业界对消耗量巨大的铜供应产生了忧虑。而早在2020年初,全球主要镍出口国印尼也发布了禁止出口镍矿石的规定。
在有关机构统计,导致目前这一局面的原因是,诸多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急于缓解疫情引起的经济衰退。对于经济较大程度上依赖矿业的国家来说,提高矿业开发税率、收紧矿业出口限制将有助于这些国家增加财政收入。
据统计,在过去两年里,拉美地区已成为矿业金属供应风险最高、税收政策改革力度最大的地区。早在数年前,墨西哥就曾提出将推进矿业以及油气资源国有化进程,并抬高了外资准入门槛。预测认为,未来两年内,资源型国家很可能持续加大对本土矿业的干涉力度,不断利用新的手段扩大这一领域的财政收入,弥补此前产生的财政赤字。
与此同时,各国能源转型对金属资源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有研究报告显示,新一轮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即将到来,此轮的最终“赢家”将是推动电气化进程所需的各类金属,包括钴、锂、铜、镍和铝等。今年8月,各国可再生能源的飞速扩张将极大地推动铜、锌、铝等金属消费增长。其中,随着光伏变得更加主流,金属铜的需求涨幅将尤为明显,每年全球因光伏发电而消耗的铜,将从2020年的40万吨,上涨至2040年的70万吨。
不仅如此,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增长也将拉动锂、镍、钴等金属的消费。有研究数据显示,要满足全球交通电气化需求,到2030年,锂需求很可能在当前基础上翻6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