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0731-88876089

  • 联系人

    李栋、杜瑜敏

  • 邮箱

    csuzyxh@sohu.com

  • 邮编

    410083

  • 学院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资源循环研究院

警惕风电光伏废弃后的新兴固体废物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6日 作者:

“双替代”(即电力生产清洁能源替代、交通运输电力替代)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领域,据有关机构估算,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量需增加12倍,电动汽车累积销量需增加22倍,上述行业合计将贡献56%以上的碳减排(48.6亿吨),但同时也将带来巨量的废弃光伏组件、废弃风机叶片等新兴固体废物(以下简称新兴固废)。



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的《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测算,2035年我国光伏和风电装机量分别达到15亿千瓦和11亿千瓦,新能源汽车数量达到1.6亿辆。与此同时,每年退役的光伏和风电装机量将达到1.1亿千瓦/年和0.7亿千瓦/年,退役新能源汽车电池达到270万块/年,对应产生报废光伏组件、废弃风机叶片以及动力电池分别约105万吨、100万吨和300万吨。


 

这些新兴固废兼具资源和环境危害双重禀赋,利用不好或处置不当,不仅会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此,建议科学评估新兴固废产生情况,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提升新兴产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能力等,为实现“减污降碳”提供保障。

新兴固废隐蔽性强容易忽略回收利用潜力明显,非正规利用处置风险大新兴固废通常在设施或设备退役后产生,滞后于项目建设和运行期,因此具有隐蔽性,容易被忽略。另一方面,其产生量随着新兴行业发展呈现爆发式增加。

新兴固废物质组成与相应产品相同,因而含多种有价金属,资源回收价值极高。另外,新兴固废的原材料生产通常耗能较大,材料回收或者直接梯级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生产过程的能耗,碳减排效益明显。



大部分新兴固废均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组分,如晶体硅电池中含铅,碲化镉和铜铟镓硒等薄膜电池含镉。另外,新能源汽车及分布式光伏等行业固废产生源分散,规范收集难度大,流入非正规渠道将造成严重的水、气和土壤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未纳入行业整体规划高效循环再生技术缺失,集中处置能力存短板。目前,相关行业产业未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纳入行业产业整体规划,存在由于末端固废处置能力受限,反向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风险。此外,监管机制体制不健全,存在非法收集处置的环境污染风险。

当下,新兴固废的处置保障存在以下短板:一是总体保障能力偏紧。二是在具体项目层面,企业通常忽略新兴固废的产生,对其利用处置去向缺乏论证,导致固废产生后缺乏合理处置去向。另外,新兴固废的产生区域和利用处置能力区域分布不均衡,产生量大的西北、西南地区利用处置能力低,使得新兴固废处置短板问题更为突出。

 多管齐下突破技术瓶颈,补齐基础处置能力短板。对此,建议:在针对高效利用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突破技术瓶颈。一是加强生态设计,从资源可回收性角度进行设计和制造,降低回收过程技术难度;二是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如加快推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技术与装备研发;三是推广应用回收率高、二次污染少的利用处置技术。



在补齐基础处置能力短板方面,建议各地根据相关行业发展情况,加强新兴固废产生量预测,科学评估新兴固废产生与现有处置能力匹配情况等。




文章标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