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水处理:关注提标改造和地下水管网
污水处理被提上了中国的长期规划(“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将继续成为国家重要议程的一部分。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95%以上,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预计“十四五”期间,污水处理仍将是重要议题,而重点将转移到现有处理厂的提标改造(一级A排放标准仅占现有污水处理厂总量约60%)和地下水管网建设上。
2.垃圾发电:政策方向将逐渐明朗化
目前,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垃圾发电的发展,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未来要建设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垃圾围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挑战,未来仍要加大力度解决这一问题。
从不断推进垃圾资源利用,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可以看出,垃圾发电已经成为中央明确支持推广的方向,行业政策不断建立健全。
2020年10月,财政部印发了补充文件(《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指出中央政府对生物质/垃圾发电项目的补贴将只覆盖项目投产后的前82,500小时或前15年,这为该行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一些担忧。
但有关人士认为,补贴责任将逐步向地方政府转移,这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鉴于此,地方政府将加强对未来新项目的审查,以确保项目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此外,垃圾处理费的上升趋势在长期内将可能弥补补贴支持的减少。
整体而言,行业的发展趋势任被看好,因为焚烧处理方式在中国总的垃圾处理量中占比还不到60%,未来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