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0731-88876089

  • 联系人

    李栋、杜瑜敏

  • 邮箱

    csuzyxh@sohu.com

  • 邮编

    410083

  • 学院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资源循环研究院

在这个深秋,铜价要迎来“春天”了吗?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8日 作者:

伴随着中美贸易矛盾激化,2018年前三季度铜价整体表现较弱。但是据花旗集团称,铜价从9月初低点每吨5800美元反弹6%,至6200美元,铜供应显示出明显的收紧迹象,且全球铜库存量处于9年来的最低水平。那么铜价是否有望迎来春天呢?

中信期货认为,在四季度铜市场方面,铜价振荡回升概率大,全球经济增长稳定,中国开启年内基建高潮,给需求带来增长亮点;新增精炼产能释放缓慢,库存累积速度将放缓。

基建、电网带来需求亮点

美国经济增长强劲,年内第四次加息预期增加,据此可预测美元升值后端空间小。与此同时,我国自7月份开始加大基建投资的力度,这将推动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已经成为政策调整的重要方向,国务院常务会提出“引导金融机构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政治局会议也明确表示“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近期,青海、广东、河南等地已经陆续启动了基建重点项目。

除了基建,电网投资也在发力。2018年规划完成电网投资4989亿元,但1-8月份,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803亿元,9-12月份电网投资月均将达到500亿元,这将极大拉动铜的消费。

弱供给强需求带来铜价春天

矿山铜的供给高峰已过,供应增速下降趋势确定。2016-2017年是全球矿山铜产能增速的高峰,2017年之后全球矿山铜产能和产量预计将进入低增长。

而在我国严厉的环保政策下,我国对进口固体废物推行严格的限制进口政策,废铜进口量明显减少。精废价差回落,废铜成本优势明显下降,禁止“废七”类废铜进口及更加严格的进口审批制度,减少的废铜进口量难以靠国产废铜弥补,国内废铜市场供给逐显紧张预期,精废价差回落。由于废铜成本优势已明显下降,令原料收紧预期增加且电解铜消费也将因此而提升。

产能利用率低,产出增速

2018年四季度精炼计划投产产能分别能达到80万吨,但实际产出的时间都较晚,对精铜供应增量的贡献并不大,预计实际可能实现不到产能的一半。新增加的产能超过铜精矿、废铜等原料的供应能力,从原料这个角度看,或许会造成后期原料加工费下降。

据SMM统计,2018年的四季度国内冶炼厂产能110万吨以上,大型的冶炼厂对精铜产出可能造成一定减量,叠加新能产能释放的力度不如预期,下半年精铜的现货相对紧俏。

今年前8个月铜材产量1091.6万吨,同比增长12.7%,比去年同期增加5.6个百分点,三季度铜材消费增速明显比上半年快。

此外,方正中期期货还指出,中美贸易关税落地,且税率不及预期,尽管中国取消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但短期不会有新的关税公布,市场情绪出现明显好转。

金九银十消费季助力铜价上升

回顾铜市本身,目前处于“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对铜市有较强支撑。受精废价差走低,废铜需求走弱,提振精铜需求,全球显性精铜库存3季度以来持续走低,截至9月21日,三大交易所及保税区库存共计91.2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4.1万吨。在利空因素出尽,库存持续走低下,预计10月铜价重心仍将上移,短期受美联储鹰派加息以及意大利赤字问题提振美元的影响,不排除短期偏弱振荡的可能。当进口缩减、产量下降遇上基建扩增、消费上升,铜价可谓是“逆天而行”,在步入深秋的现今或将迎来自己温暖的春天。


文章标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