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0731-88876089

  • 联系人

    李栋、杜瑜敏

  • 邮箱

    csuzyxh@sohu.com

  • 邮编

    410083

  • 学院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资源循环研究院

新技术突破电池容量理论极限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7日 作者:

给电动汽车充电通常需要10小时或更长时间,即使采用快速充电方式,也至少需要30分钟。近期,某研究团队最新开发的一项突破性技术,可将存储容量提高到理论极限的约1.5倍,从而使电动汽车能够在短短6分钟内充满电。


42A92


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的效率取决于负极材料储存锂离子的能力。研究团队此次使用一种新的自杂化方法,设计了一种合成锰铁氧体作为负极材料的新方法,该材料以其卓越的锂离子存储容量和铁磁性能而闻名。

研究人员首先在氧化锰与铁的混合溶液中实现电置换反应,形成内部为氧化锰、外部为氧化铁的异质结构化合物,然后使用水热法制造了具有扩大表面积的纳米厚锰铁氧体片。这种方法利用了高度自旋极化的电子,显著提高了大量锂离子的存储容量,这项创新最终超出了锰铁氧体阴极材料的理论容量50%以上。


448A4


增大负极材料的表面积有利于大量锂离子的同时运动,从而提高电池的充电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市场上电动汽车所用的容量相当的电池相比,新方法充放电仅需6分钟。这项研究改进了具有挑战性的合成工艺,在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方面取得了突破,并显著加速了电池的充电过程。

相关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对如何克服传统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局限性,并通过利用电子自旋进行表面改变的合理设计来增加电池容量提供了新见解。”他乐观地认为,这一发展可能会提高电池的耐用性并减少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




文章标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