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首届赵天从冶金教育奖颁奖典礼在中南大学隆重举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原会长康义,原长沙市市长杜远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涛,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副校长柴立元,昆明理工大学校长王华,各位校友企业嘉宾代表,学院老教授代表,首届“赵天从冶金教育奖”获奖代表等共计80余人出席颁奖典礼。中南大学副校长、研究院院长郭学益教授,常务副院长田庆华教授出席典礼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研究院博士后张婧熙、董波分别获评优秀学生特等奖、一等奖。


张婧熙,中南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储氢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城市矿产资源循环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参与国家/省(部)奖项申报4项、国家/省(部)项目4项;公派留学至美国犹他大学进行为期近3年的博士联合培养,并多次于国际会议作汇报;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篇;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赵天从奖学金等多项奖励。
董波,中南大学与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后,主要从事能源金属清洁提取及材料化制备、稀贵金属分离回收及高纯化制备、固废源头减量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负责/参与国家/省(部)项目9项、企业科技攻关项目8项;发表/在审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以学生第一完成人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专利5项;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特等奖,国家奖学金等多项科研奖励。
中南大学“赵天从冶金教育奖”简介:
赵天从(1906-1995)是我国著名的有色冶金专家,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天从教授在汞齐冶金、电化冶金、冶金热能工程诸多领域中都做出了贡献,并提出了“无污染有色冶金”这一全新概念,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他生前撰写了数百万字的教材、专著和论文,仅八十年代,就编撰了50余万字的《查阅外文冶金文献参考资料》,62万字的专著《锑》和以其主体部分译成的《Antimony Metallurgy》,主编了80万字的《重金属冶金学》和350万字的《有色金属提取冶金手册》,还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以及《中国冶金百科全书》(有色金属冶金卷)的编撰工作。他的专著《锑》在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后被誉为“一部锑的小百科全书”,获1990年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为了纪念我国有色金属冶金事业先行者、中国现代锑冶金工业奠基者赵天从先生,激励广大冶金学子学习赵天从先生的高尚品德、严谨学风和为冶金事业奋斗终生的奉献精神,经中南大学冶金校友捐助,于1994年设立赵天从奖学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冶金科技人才。为进一步促进冶金学科发展,经爱心企业和校友捐赠,在原赵天从奖学金的基础上,成立中南大学“赵天从冶金教育发展基金”,并设立中南大学“赵天从冶金教育奖”。奖项面向冶金工程及相关领域,奖励在该领域教育、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成就的教师和学生。

(一审:张婧熙,二审:李栋,三审:田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