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第六届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绿色发展会议持续进行。与会代表在大会设立的“固废/危废资源循环利用”、“有色金属清洁冶金与有价金属回收”、“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综合利用”、“节能降耗与低碳发展”、“有色金属能源材料、环境材料与装备再制造”五个分会场进行专题报告,展开交流讨论。
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田庆华教授出席会议,并主持“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综合利用”分会场。
研究院副院长于大伟教授在“固废/危废资源循环利用”分会场作题为“能源金属城市矿产与原生矿产资源协同处理研究”报告,介绍其课题组利用开发的能源金属城市矿产与原生矿产资源协同处理技术,将退役锂电与高冰镍协同焙烧一步实现优先提锂和高冰镍的常压浸出,详细介绍了各工艺参数对能源金属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揭示了高冰镍协同焙烧的机理。
研究院副院长许志鹏副教授在“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综合利用”分会场作“真空蒸馏-区域熔炼提纯碲的研究进展”会议报告,针对传统碲提纯技术相似衡量杂质脱除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等问题,提出多段控温真空蒸馏、靶向物相调控区域熔炼提纯碲技术,实现超高纯碲的高效制备,助力解决国家高纯金属制备“卡脖子”难题。
研究院教师张磊副教授在“有色金属材料、环境材料与装备再制造”分会场作题为“低成本竹基硬炭开发及工程化应用”的会议报告,介绍了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研究现状、竹基生物质热解成炭机制、竹基硬炭高温晶型转化、竹基硬炭储钠机理以及竹基硬炭工程化示范应用等内容,提出了竹基硬炭的清洁化和高效化大规模制备方法,具有广阔的未来应用前景。
研究院教师王松松讲师在“有色金属清洁提取与有价金属回收”分会场作题为“富氧顶吹低碳冶金强化调控及优化方案”的报告。报告从高富氧熔炼高品位铜硫作用于澳炉熔炼,对上游配料系统,下游制酸、电炉、吹炼等工序均有影响的问题出发,介绍了其课题组自主开发的富氧顶吹熔池熔炼模拟仿真平台并提出了三种富氧顶吹综合优化调控方案。
研究院博士后毛高强博士在“有色金属能源材料、环境材料与装备再制造”分会场作“有色金属能源材料再生利用研究发展”报告。报告从有色金属能源材料再生-回收-前驱体合成出发,介绍了其课题组提出的废旧三元正极材料高值化再生利用及三元前驱体颗粒微观特征在线监测装置开发的相关研究。
研究院博士后乔晋玺博士作题为“废汽车尾气催化剂中铂族金属的回收研究”报告,针对现有铂族金属回收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铁锡二元合金协同捕集的方法,解决了传统铁捕集工艺温度高、捕集率低、合金难处理的问题。
研究院博士生朱从潭、孟钰麒分别作“揭示MA在FA1-xMAxPbI3的作用:结构演化、稳定性和光电性能”、“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合成粒子微观特征同步在线监测系统”主题报告。
本次大会期间,共进行84场专题报告。来自各界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就有色金属资源循环领域的创新发展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与交流。
(一审:杨倩; 二审:杜瑜敏; 三审:王亲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