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动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研究洞庭湖芦苇资源绿色化、规模化综合利用替代路径,将湖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 省长江办牵头开展洞庭湖区芦苇综合利用研究工作。4月25日,省长江办副主任、省湘西办主任夏文斌带领长江处赴中南大学调研芦苇利用研究情况。
一、据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学益介绍
中南大学资源循环创新团队在多年系统研究基础上,在芦苇无害化、资源化及高值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次创新开发了生物质芦苇基制备高性能钠电硬碳负极新工艺。该项创新成果已申报 12 项国家专利,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新工艺技术指标优越,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电化学储能是实施“双碳”战略必然要求,未来储能市场规模超万亿,延伸产业更是超十万亿的市场潜力。钠电池作为新一代储能电池,是最有潜力替代锂电池的新型储能体系,代表未来的储能方向。洞庭湖区芦苇年产量超 100 万吨,目前尚未有效利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影响洞庭湖生态环境。中南大学这项创新成果可利用50万吨以上芦苇,可从根本上解决洞庭湖芦苇大面积弃收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加强洞庭湖芦苇培育管理是“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重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促进芦苇综合利用是推进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解决数万苇农苇企生计的重大举措。